(通讯员:王莹)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广大青年要成长为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,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,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。深入基层一线,把青春挥洒在祖国的大地上,砥志研思已然成为新时代新青年的基本要求。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,党的“三农”工作全面转入乡村振兴。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报告指出,要“以强县工程为抓手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”。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现状,高质量推进“强县工程”,2022年8月底,13名华中师范大学暑期“强县工程与乡村振兴”实践小组成员在经过长达数月精心准备之后,在带队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深入湖北省乡村一线,开展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。
前期在与带队老师的交流过程中,实践队团队成员逐步知道自己心中所想,明确研究方向。想为基层人民办实事,提出能够真正惠农便农的建议,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,明思想,做实事。在了解湖北省24个县级市、37个县、2个自治县的基本情况后,带队老师与实践队成员选取了四县八镇,紧紧围绕“强县工程”深入基层开展问卷调研,扎根一线,与120位村干部与70余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一对一深度交谈,细心倾听他们的故事,对行政村的基本情况、交通情况、惠农便农服务体系、农业社会化服务、基本公共服务、乡村产业发展等研究板块进行深入了解,调研当晚对问卷进行自查、互查、队长查“三查”模式,对疑点进行回访电话,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性。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,发现问题并引发思考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惠农便农服务体系是为农民服务、促进农业发展、维持农村稳定,惠农便农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实施“强县工程”的关键。在与村干部的交谈过程中,实践队队员王莹感受到村民们对于完善惠农便农服务抱有很大希望,村民们愿意做出改变,却碍于基础服务设施的滞后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比较完整、经营网络比较健全、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的优势,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,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,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、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。
农产品市场建设体系是惠农便农服务体系的基础。通过走访四县八镇,实践队队员王莹了解到对于当地村民而言,农产品市场建设存在较大问题。村民们的农产品销售大都有下级经销商上门收购,但是这种销售方式存在不稳定性,村民们的销售往往是短期合作的方式,这种农产品销售方式对于长期而言,是具有不确定性的。就如大冶市保安镇村支部书记所说,疫情期间,农产品出现了大量滞销的情况,给农民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。这种突发情况让村民们深刻意识到,他们的后备保障是远远不够的。谷城县盛康镇村书记反映“快递进不来,农产品出不去,取件需进城,寄件跑半天”是几年前的真实写照。近些年通过一些整改,少数村有一个农村寄递物流网点,但于大多数村而言,寄件取件仍需要跑几十里路,由此观之,农产品流通渠道并不是很便捷,农产品流通成本高,农村物流公共服平台有待加强建设。

新型供销服务体系是惠农便农服务体系的一个“大跳板”。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,是党和政府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载体,经营服务的主阵地在乡村,服务乡村振兴,既是供销社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,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。在湖北疫情期间,各地供销合作社紧急调动系统一切资源力量,实现全省县级全覆盖。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建成,让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流通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完善,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畅通城乡、保供稳价、缓解滞销的关键作用。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,供销合作社也一度让出前排位置,退守一隅。但是一场战“疫”,让供销社力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崛起,供销价值在保供稳价阵地战中闪耀。

深入基层了解情况,发现实质性迫切问题,坚持说实话、谋实事、出实招、求实效,实践小组成员致力于提出有利于基层人民的可行性建议,进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的全面实施,在实施强县工程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,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实施乡村振兴。